喝「茶」對我們東方人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件事,在台灣,茶更是唾手可得的產品,舉凡手搖飲的泡沫紅茶到便利商店的瓶裝茶、利樂包,但是這些茶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上個週末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台中道禾六藝文化館主辦的一日製茶師揉茶體驗活動,讓我們實際體驗將新鮮的茶菁製作成可以沖泡飲用的茶葉。
當天體驗製作的是台茶18號紅玉紅茶,為全發酵茶。而「揉茶」是製茶程序的其中一環,將新鮮採摘的茶菁經過擠壓搓揉發酵的過程。早期用人工揉捻發酵,現今大多由機器所取代。
上個週末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台中道禾六藝文化館主辦的一日製茶師揉茶體驗活動,讓我們實際體驗將新鮮的茶菁製作成可以沖泡飲用的茶葉。
茶菁/圖源:道禾六藝文化館臉書 |
揉茶/圖源:道禾六藝文化館臉書 |
揉茶不單單是要讓茶葉發酵,也同時要讓茶葉塑形成條索狀,揉捻過程中要以相同方向搓揉,整個過程約需兩小時才能讓紅茶達到一定發酵程度,製茶著實不易,好茶價錢昂貴也是有些道理的。
礙於學員體力與時間的限制,老師貼心的只讓我們體驗揉捻一個小時,以將茶葉加濕的方式補足發酵,發酵完成再將茶葉送去烘乾。
經過一番努力,實際拿到成品時特別感動,知道茶葉製作的不易,更令人格外珍惜喝下去的每一口茶。
礙於學員體力與時間的限制,老師貼心的只讓我們體驗揉捻一個小時,以將茶葉加濕的方式補足發酵,發酵完成再將茶葉送去烘乾。
加濕將茶葉補足發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