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信任誰》閱讀心得:建立信任,從給予適度的回饋開始


本文原發表於【心裡住著彈力女超人】粉絲專頁

{getToc} $title={內容目錄} 

a.你該信任誰?


讀了羅賓・德瑞克的《你該信任誰:FBI資深探員教你利用行為科學預測法》,翻閱了幾頁就欲罷不能地一直看下去。書中對於人性、人際關係、及行為表現有細膩的觀察,進而整理成簡潔的判斷指標,因此很容易閱讀。

隨著章節的進行,腦海中也會不停浮現:你(我)最信任誰?又有多相信自己?別人怎麼感受你(我)?如何讓別人信任你(我)?從職場到人生各種場景,不外乎人際關係。每個當主管、當部屬、為人夫、為人子、當朋友、當同事的人都會面臨到一樣的問題:你信任誰?誰信任你?我和這些人,是否可以保持一個可以維持平衡的關係。

b.不同人際關係之間的信任

信任難以在各個向度完全圓滿,特別是職場上與家人之間的信任,性質是完全不同的。職場上的信任,多屬互惠及可靠;只要雙方能穩定地有利益交換、穩定地有合作關係,就是一種互信的職場關係。至於是否能達到情感上的信任?不禁讓人回想起職場上某些水深火熱的日子,面臨著要向哪些夥伴求助的抉擇,最後的考量還是可以互利互惠一起完成任務的人選。

我詢問自己:如果哪天中樂透之後就不要上班時,我會告訴誰?倘若不幸得了癌症需要交代事情時,我又會告訴誰?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家人,或明確地指明要告知太太、妹妹等等。家人層面代表的是堅定的情緒信任,這時家人是否可以互惠又不是那麼重要了。

c.培養不同面向的信任能力

人與人的關係,影響到相處的品質以及是否互相信任和能不能合作成功?如果老闆相信你,願意把任務交給你,認為事情一定會辦好辦妥,不會旁生枝節,品質也不會下降,這就表示老闆在業務上對這個員工的信任將是穩固的。但如果這個員工就是白目,一副「公司少了我就是不行」的心態,加上滿腹牢騷怨言,那麼即使主管礙於現實無法發飆,信任的面向就不會再延伸到情緒面和長久度了。

信任是甚麼?我自己覺得是雙方在各個面向上有相仿程度的回饋。我感受到你的善意,你感受到我的善意;我感受到你的支持,你感受到我的支持;我感受到你的可靠,你感受到我的可靠。

這本書又將信任細細地分成許多面向,抽絲剝繭地帶領思考信任的來源及本質。尤其帶給我啟發的部分是出現自我信任的檢視,或許這也代表自己一直以來思考上的盲點。

信任的建立如果是由內而外,信任自己有能力可以奉獻社會、幫助別人、進而發光發熱,相對也會給別人一樣的感受。再來的課題就是要幫助自己信任內心,進而成為更能感受信任的人了。

彈力女超人

● 心理健康工作者、關注者、推動者 ● 講師 ● 一對青少年的母親

張貼留言

較新的 較舊

نموذج الاتصال